本文是由葉禮燕、聶曉晶兩位教授就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消化學組、感染學組和《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聯合制訂的“兒童腹瀉病診斷治療原則的專家共識”進行的解讀!
《兒童腹瀉病診斷治療原則的專家共識解讀》內容預覽
一、發(fā)表“共識”的目的
1.繼續(xù)重視腹瀉病的診治:腹瀉病是發(fā)展中國家兒童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兒童營養(yǎng)不良的重要原因。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估計,2003年有187萬名5歲以下兒童死于腹瀉,其中80%在2歲以下。在發(fā)展中國家,3歲以下兒童平均每年患腹瀉3次/人。在許多國家,包括霍亂在內的腹瀉也是較大年齡兒童和成人患病的重要原因¨“。我國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雖然經濟和衛(wèi)生條件有了明顯的改善,但腹瀉病仍為我國兒童發(fā)病的重要原因。1986年我國5歲以下小兒急性腹瀉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表明,平均年發(fā)病次數:農村2次/人,城市0.45次/人。1988年21省市調查,估計我國每年約有8.36億人次患腹瀉,其中5歲以下兒童約有2.98億人次,平均為每年2.5次/人。時經二十多年,此間雖未進行過全國性調查,但根據2006至2007年間我國河南、廣西腹瀉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腹瀉年發(fā)病率分別為0.46次/人和0.228次/人,表明腹瀉病仍是我國兒童發(fā)病的主要原因L34J。
2.普及腹瀉病的正確療法:WHO于1978年制定全球性腹瀉病控制規(guī)劃,1980年正式實施,1991年推出《腹瀉病診斷治療指南》第一版,這些規(guī)劃和指南的實施,尤其是口服補液鹽(ORS)和口服補液療法(OaT)的應用,對減少腹瀉兒童死亡率取得良好效果。然而,現今一些跡象表明,在一些國家和地區(qū),對以往已證實的能成功治療腹瀉的適當家庭治療方法的認識和應用正在削弱,同時腹瀉治療時濫用抗生素較普遍‘5剖。
《兒童腹瀉病診斷治療原則的專家共識解讀》完整版下載地址:
http://ziyuan.iiyi.com/source/down/1167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