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下圖可對專家課件進行全文預覽)
一、乳腺炎癥
(一)病因、病理與臨床表現(xiàn)
1、病因: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
2、病理:急性炎癥(炎性腫塊)->壞死液化->膿液吸收->纖維組織增生->慢性炎癥(包塊)
3、臨床表現(xiàn):
(1)好發(fā)于哺乳期婦女,特別是初產婦。
(2)寒戰(zhàn)、高熱、血象升高、患側乳房的紅、腫、熱、痛及周圍淋巴結的腫大。
(3)經久不愈則形成慢性炎性腫塊。
(二)聲像圖特點:
1、乳腺腺體組織內探及形態(tài)不規(guī)則的實性回聲團,邊界尚清,無包膜。其內部回聲不均質,可見偏低回聲為主。
2、包塊液化壞死后,可見形態(tài)不規(guī)則的液性暗區(qū),其內可見細小點狀增強回聲。后壁可有或無回聲增強。周邊見實性不規(guī)則的偏低回聲。
3、膿液吸收后,纖維組織增生,表現(xiàn)為患處組織回聲增強,可見形態(tài)不規(guī)則的實性不均質包塊回聲,其內可見點、片狀強回聲。
4、CDFI:腫塊周邊及內部呈點狀散在血流信號。
(三)鑒別診斷
1、乳腺囊腫:后者無典型的炎癥的臨床表現(xiàn);囊腫形態(tài)規(guī)則,壁光滑,囊液清晰,后壁回聲增強明顯。
2、乳腺導管擴張癥:好發(fā)于乳暈周圍區(qū)。
3、乳腺增生癥:無典型的炎癥的臨床表現(xiàn);與月經周期改變有關。
4、乳腺癌:無典型的炎癥的臨床表現(xiàn);腫塊形態(tài)不規(guī)則,向周圍組織呈鋸齒樣或蟹足樣浸潤;局部皮膚呈橘皮樣改變和乳頭內陷。
二、乳腺增生癥
(一)病因:卵巢功能紊亂
(二)病理:卵巢功能紊亂->黃體素分泌減少、雌激素分泌增加->乳腺導管及小葉上皮隨月經來潮的周期而發(fā)生增生及復原。
(三)臨床表現(xiàn):月經來潮前3~4d,乳房一側或雙側出現(xiàn)間歇性脹痛,逐漸加劇,捫之有多個大小不等的結節(jié),有壓痛。月經后,癥狀立即減輕或消失。本病有自限性,一般3年后癥狀好轉或自愈。
【專業(yè)課件】乳腺疾病的超聲診斷與鑒別下載http://ziyuan.iiyi.com/source/down/2389387.html
當過多的子宮出血(包括經量過大、經期延長或行經周期縮短)不是由于可證實的盆...[詳細]
由于宮腔容積明顯縮小,附著于子宮壁的胎盤不能縮小而與相應子宮壁發(fā)生錯位剝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