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血液科醫(yī)學進展 > 科學家扭轉因牙齦疾病導致的骨質流失
日前,《科學-轉化醫(yī)學》雜志刊登的一項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因為牙齦疾病而導致的慢性炎癥和骨質流失可通過針對細胞因子 IL-17 的抗體的治療而被逆轉。患有一種叫做白細胞粘附缺陷 I 型( LAD-I )的罕見疾病的患者會遭受頻繁且反復的感染,其中包括那些早在嬰兒期就開始的感染,尤其是牙周炎(或牙齦疾?。<词沟玫街委?,患者仍然會失去全部或大多數(shù)的牙齒。
目前,對這些患者還沒有有效的治療選擇。在 LAD-I 中所見的骨質流失被認為是由于缺乏嗜中性粒細胞而引起的;嗜中性粒細胞是免疫細胞,它們在正常情況下會因應感染或炎癥而快速地向牙齦組織移動。
來自美國**衛(wèi)生研究院(NIH)的科學家們在 LAD-I 患者中看到嗜中性粒細胞數(shù)的減少及嚴重的牙齦炎癥。他們還注意到,這些病人有著高濃度的 IL-17 --這是一種因為嗜中性粒細胞的闕如而調節(jié)出現(xiàn)異常的細胞因子,且它們常常出現(xiàn)在像牙齒和牙齦等位置,而這些位置存在著大量的細菌。
研究人員在轉向小鼠研究時發(fā)現(xiàn),當中性粒細胞在牙齦組織中闕如時, IL-17 也會過度產(chǎn)生并會驅使過度的炎癥及細菌的積聚。對小鼠用該細胞因子抗體進行治療可降低細菌載量及減少炎癥和骨質流失。
這些結果表明,在疾病早期給予患者抗體可預防牙骨質的流失。
近日,首個單克隆抗體藥物daratumumab已被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詳細]
目前,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FDA)已批準Adynovate(一種新型聚...[詳細]